對中文是母語的人來說,學習韓文子音會碰到的其中一個困難點應該是沒辦法分清楚「平音-硬音-激音(ex. ㅂ,ㅃ,ㅍ)」
尤其是平音跟硬音的差別

這是因為中文在區別同一個發音位置和發音方法的音時是用「有氣 vs 無氣」去分的
例如ㄅ和ㄆ的發音位置和方法都一樣,但把手放在嘴巴前,可以感覺到一個在發的時候幾乎不會有氣跑出來,一個則很明顯有氣息吐出
 
 
韓文也是用氣息來區別,但和用「有沒有氣」的區別的中文不同,韓文是用「氣的大小」
根據氣的大小可以分成平音、硬音、激音三種
也就是說中文是二分法,韓文是三分法
韓文多了一分,對只有二分的概念的我們來說當然就會覺得莫名其妙,聽半天聽不出來到底差在哪裡
 
 
因為是「氣的大小」的差別,所以很多教材或是老師會用放一張衛生紙在嘴巴前面,讓學生邊發音邊觀察衛生紙飄動的幅度這樣的方式去教
不過這個方法比較適合用在「自己練習發音」的時候

不只要自己發得出來,也要聽得出來差別才行呀!
別人發音時如果聽不出來差別的話要怎麼辦呢?
總不能把手放到對方嘴巴前面感覺氣的大小吧 😂😂
 
 
所以聽的時候就要派出另一個區分方法---「聲音的高低」
大家先唸唸看這幾組單字

바르다--빠르다--팔다
두유--떡볶이--토요일
가구--꽁치--코끼리
자다--짜다--차갑다

 
有沒有感覺到每個單字第一個字的音高不太一樣呢??
例如第一組音高是 바<빠<팔
第二組是두<떡<토
像這樣在唸的時候可以發現每個單字的開頭音是越來越高的
 
 
有時候雖然吐出的氣息是正確的,但音高不同,聽的人就會聽錯
像是要講팔,雖然ㅍ的發音位置、方式,還有氣息都正確,但用比較低的音去唸的話,對方可能就會聽成발哦 😉
 
 
 
 
-----整理-----
氣的大小:
ㅃ<ㅂ<ㅍ
ㄸ<ㄷ<ㅌ
ㄲ<ㄱ<ㅋ
ㅉ<ㅈ<ㅊ

 
 
音的高低:
ㅂ<ㅃ<ㅍ
ㄷ<ㄸ<ㅌ
ㄱ<ㄲ<ㅋ
ㅈ<ㅉ<ㅊ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GaYe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